![]() |
辽宁政法职业学院自评报告
辽宁政法职业学院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,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,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棋盘山风景区,占地27.5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1.5万平方米。学院现有教职工334人,目前已经停止高职招生工作,仅剩一届在校生1200余人。
一、坚持改革创新,保障培养质量
学院围绕专业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、课程建设、督导建设等教学环节,发布了系列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法规文件。学院教学部门系统梳理原有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,更新了落后的制度,补充了欠缺的制度,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来规范教学行为,并印制《辽宁政法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》,进一步规范了各项教学工作。
学院积极加强教师培训,每年鼓励教师外出学习、进修锻炼达100余人次,其中多名教师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、北京大学进修学习。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,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,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,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组织选派教师参加省级大赛。在辽宁省教育厅举办的教育教学各类比赛中,近几年学院许多教师荣获高职教育组一等奖,二等奖,三等奖,成绩斐然。学院积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,不断优化课堂教学,更换了新的多媒体设备,推进信息化课堂建设。
二、立足辽宁政法,提高办学基础
辽宁政法职业学院依托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1年12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,2012年4月由教育部备案,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政法类高等职业院校。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的辽北干校,首任院长由辽北省主席阎宝航兼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东北行政区划的调整,学院不断分合迁移,1988年5月组建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。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,1998年开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,迄今20多年的高职办学历程,为政法系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。
目前,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830.99万元,校内实践基地设备总值327.6万元,各专业校内实训基地12个,校外实训基地46个,“双师型”教师比例72%,积极开展校企合作。图书馆馆藏图书39.5万册,建有辽宁公安反恐特战训练基地、标准运动场、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场及小型运动场等培训设施。
三、调整专业结构,主动适应市场
学院各专业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特色专业深度剖析为切入点,积极落实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工作要点,优化专业结构,加大专业整合力度,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印制人才培养方案汇编,调整了专业和专业群的指导委员会,确定了中文速录(书记官)、法律事务、防火管理等特色专业建设项目。在课程建设上,根据岗位要求和核心技能培养目标,修订完善各类核心课程大纲,规范了教师教案等相关教学资料,积极加强学生实践教学。
随着社会不断发展,目前学院围绕五大人才需求,开展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群、速录技能特色专业群、法律实务专业群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群、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专业群五大特色专业群建设工程,深化专业内涵建设,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,努力建设办学理念先进、改革创新突出、服务产业成效显著的五大特色专业群。
学院现有各专业学生分布情况一览表:
专业类名称 | 专业代码 | 专业名称 | 专业方向 | 人数 |
法律实务类 | 680503 | 法律事务 | 88 | |
法律实务类 | 680501 | 司法助理 | 86 | |
法律实务类 | 680502 | 法律文秘 | 81 | |
文秘类 | 670301 | 文秘 | 75 | |
公安管理类 | 680109K | 公共安全管理 | 65 | |
公安管理类 | 680104K | 防火管理 | 126 | |
计算机类 | 610202 | 计算机网络技术 | 105 | |
司法技术类 | 680702 | 安全防范技术 | 27 | |
法律实务类 | 680504 | 检察事务 | 68 | |
航空运输类 | 600407 | 民航空中安全保卫 | 40 | |
公共事业类 | 690104 | 社区管理与服务 | 65 | |
药学类 | 620302 | 中药学 | 86 | |
食品药品管理类 | 590301 | 药品经营与管理 | 98 | |
食品药品管理类 | 590305 |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| 53 | |
经济贸易类 | 630501 | 国际贸易实务 | 26 | |
航空运输类 | 600406 |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| 6 | |
航空运输类 | 600405 | 空中乘务 | 97 | |
司法技术类 | 680702 | 安全防范技术 | 水上运务 | 29 |
水上运输类 | 600302 |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| 46 |
四、积极采取措施,提高就业水平
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,将招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,时刻强调各院系负责人在招生就业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。学院党委在逐年加大就业工作人员编制、就业工作经费、就业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,建立了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,真正落实上级部门提出的“一把手”工程。为完成就业工作目标,学院强化了目标管理,并根据目标制定了激励约束机制。学院大力加强就业与创业工作的软硬件建设,构建了符合全员化、专业化、信息化、标准化的工作环境。在科学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同时,逐步强化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作用,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。
学院自开办高职教育以来,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,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。
(一)债务压力较大
由于新校区建设,学院还有债务,财务压力较大。债务与学院发展资金的平衡问题是学院发展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。教学经费的增加与学院发展速度还不够匹配,不同程度制约了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。
改进措施:
厘清偿还债务与办学投入之间的关系,绝不能因为历史遗留债务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投入,并努力争取各项政策的支持,改善经费投入状况,并加强各项工作成本核算,提高资金利用率。
(二)深度服务公安政法工作需加强
随着“平安辽宁、法治辽宁和过硬政法队伍建设”三项建设任务的加速推进,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公安政法一线工作的力度和广度都有欠缺。
改进措施:
加大实践教学工作力度,研究和探索学院教学工作与公安政法一线合作的新模式,加强两者的贴近度,学院在科研立项方面加强与行业合作的共同研发,结合公安政法行业的实际需求,提供智力支持,为公安政法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辽宁政法职业学院
2020年10月12日
学院地址:沈阳市浑南区东陵东路82号(东陵公园东侧) 邮编:110161 电话:(86)024-86840521(总机)传真:(86)024-86861134